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笛子 :
笛又名橫吹、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輸入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傳統的笛子,竹製,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吹奏時,由竹管內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而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圓潤,獨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現力豐富,故深受人們喜愛。笛子種類主要分兩種,因為這兩種笛子分別為昆曲和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習慣上稱為「曲笛」和「梆笛」。
「梆笛」 : 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有一用軟質木材製成的塞子,稱作笛塞。而膜孔為在左端第二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是由蘆葦膜製成,經過氣流振動後,便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而音孔即為按孔,有六個,分鄂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基音孔位於笛子右端的兩個側孔,可用來調音,決定笛子最低音範圍的作用。而助音孔則於笛身最右端的兩個孔,其主要用途為將音量擴散,使其穿透力更強,音量更大,而其還有基音孔的調音功能。而另有一部為稱為海底,即由吹孔至笛塞之間,主要功能是阻步氣流向上,使向下流動,集中發音。梆笛的音色高亢,遼闊而明亮,相傳中國至元代因戲曲之盛行,而以梆笛為伴奏樂器的屬北方梆子戲曲,故稱「梆笛」。
「曲笛」 : 現因其音域而稱「中笛」,在古代又稱為「市笛」或「扎線笛」,因盛產於蘇州之故,又有「蘇笛」之稱。此種笛子較梆笛長且粗,廣泛流行在南方地區,長音寬廣、柔和。最適宜合奏、獨奏。在江南的絲竹樂和崑曲等伴奏當中,曲笛是最主要的樂器之一。曲笛之構造、吹奏姿勢及技巧與梆笛完全相同,外觀像放大後的梆笛。
「新笛」 : 新笛於民國二十五年,由丁燮林先生所創制,由中央研究院制訂為國樂新器。此笛共有十一個按孔,它是採用明朝朱載育的十二平均律,一律一孔,共十一律,另一律為筒音(全按)。全按為D,有三組音域,能發出三十四個音,左手時只需按住兩個孔,其餘一孔一指,可轉十二個調,又稱十一孔新笛,或律笛。新笛之音色柔美、恬靜、清幽、雅潔,毫無火氣,適於與彈撥樂揚琴同時演奏。
  
:

約四五○○年前,有各叫伶倫的樂官發明了「律管」,將竹管一端以節封閉,由另一端直吹而發聲,這是簫的前身。到了周朝有人在管閉上開孔而發出不同聲音,於是有了三孔的「籥」和四孔的「簫」,到了漢朝時,京房在加一後孔,成為五孔,唐朝時傳到日本,叫做尺八。到了魏朝又多開一孔,以後就沒再做多大變化。簫為直吹管樂器,吹口成V字型,吹奏法與笛類似,音孔有六,前五後一,音色低沉,音域有兩個半八度,常用的簫最低音為d1。

:

古時大笙稱為「竽」,小笙稱為「和」。西元前十五世紀殷代甲骨文上已有關於「和」的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的詩集詩經中也常提到這種樂器。傳統笙一般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經過改良後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簧等多種。笙常用作伴奏樂器,由於它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亦可用於獨奏。笙是以簧片震動發音,吹吸皆可演奏,且同時可吹出兩音以上,故可吹奏和聲。
  
嗩吶 :
嗩吶元是波斯、阿拉伯的樂器。嗩吶兩字為波斯語SURNA的音譯。我國自明代始有關於嗩吶的記載。至今在民間婚喪喜慶以及民俗節日中,它是主奏樂器。流傳各地嗩吶有大的、有小的、有粗曠的、有柔和的、種類甚多,表現>力很強。所有管樂器的技巧幾乎都可演奏,它還可以模仿唱腔,以管體,哨子、喇叭口拆開吹奏,各自模彷不同角色,如老生、花旦等。

管:
管在古代叫做篳篥,起源于中東,早先流傳於我國新疆庫車一帶,南北朝時傳入中土,管身為木或竹制,上開九孔(前七后二),管口插一蘆葦制的哨子。在隋代的宮廷和唐、宋教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宋代已經用於獨奏,由于它曾在樂隊中作為領奏樂器,故又有"頭管"之稱。管的音量較大,音色高亢嘹亮、渾厚、堅實,適宜室外演奏,多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和地方戲劇伴奏,華樂團中也常見它的蹤跡。它由管哨、侵子和管身三部分。管身呈圓柱形,上面開有音孔,上端安有侵子和管哨。根據管身粗細和長短,可分為大管、中管、小管和雙管。管也是一種雙簧樂器,與嗩吶很相近,但有一點不同,嗩吶是靠氣的調節,超吹的變化是八度音程,而管的超吹卻是五度,若想奏出完整的七首,要靠氣運的掌握。

燻:
相傳為伏羲氏所作。以陶土朔捏經過高溫燒製成。它的形狀很多,常見的多呈桃形,大小不一,大如鵝卵者叫雅燻,小如雞蛋的叫頌燻。吹孔位於頂端,音孔有五個或六個,前面有三孔或四孔,背面有兩孔。音域狹窄,僅能吹一個八度之內的音。音量微弱,音色晦暗陰沉,製作也不容易,現僅用於孔廟祭祀典禮之中。

巴烏 :
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民間,都有以物代言,以歌傳情的傳統,因此某些物件及音樂,差不多成了一些民族的第二語言,其中用民族樂器演奏的音樂旋律,就是一種最常見的表達方式,而在所有使用的樂器中唯有巴烏,無論在音色上,還是在感情的表達上,都能表露出它獨具一格的豐采,因此有人稱巴烏為「會說話的樂器」。
  巴烏是一種幾個民族共有的樂器,尤其在雲南的彝、哈尼、傣族、佤、布朗等民族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由於民族的不同,各民族對巴烏的稱呼也有不同的稱謂,如烏勒、苗笛、各比、畢姑,一般稱為「巴烏」或「把烏」。
  巴烏是一種氣鳴樂器簧振類,其發生的方式是氣流首先激發起簧舌振動,簧舌再促使管內空氣柱受迫振動。民間流傳的巴烏是在一根竹管上開八個音孔(前七後一),在吹口處裝一銅質簧片,能吹奏九個音;其音色優雅、柔和動聽,具有濃厚的音響特色,深受廣大聽眾喜愛。但由於其音域狹窄,表現上受到限制;多年來,許多人都曾對它進行過改革,一九七六年,根據簧管樂器的發音原理,對簧片和發音主體管進行研究,經過多次改革試驗,結果做到了既保持了巴烏原有的音色,又擴大其音域和音量的目的。改革後的巴烏由原始八個音孔發九個音擴大到十二個音孔發十五個音,即兩個完整的八度。特別在高音部份作了改進,同時也吸收了西洋管弦樂器的某些優點,在管壁上增加了四個閉管鍵子,在簧片吹口處亦加上了嘴托,起到保護簧片和發音靈敏的作用。在演奏方面保持了傳統的演奏方法和技巧,音域的擴展有也豐富了樂器的表現力。改革後的巴烏,除了保持竹製外,亦有使用塑料製或紅木製的。而巴烏的規格亦有高、中、低音三種,一般是粗管巴烏及細管巴烏;有的豎管巴烏的管尾加上了呈喇叭狀的牛角。
  傳統的巴烏其音域如下:G c d e f g a c d
改革後的巴烏音域如下:F G A B c d e f g a b c1 d1 e1 f1

:
塤是中國古代的吹管樂器,歷史久遠,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塤的存在,也寫成「壎」。遠古時期,多以骨、石、陶土為材料製成,亦有以象牙或塑膠為材料者,目前以陶土為最常見,所以在「八音」分類法中,塤屬「土」類樂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了一吹孔的陶塤,距今約七千餘年,是目前挖掘出土中最早的塤。
  常見的塤呈橄欖形、圓形、橢圓形、魚形和平底卵形等多種形制,除開有一吹孔外,另在塤體上開有一至數個按音孔,音域也隨之改變。在古代,主要用於宮廷雅樂,民間亦有流傳,目前在祭孔音樂和部份民俗音樂中仍被使用,而現代國樂團中也偶而見之。在吹奏時,因吹奏的角度、氣息大小及吹奏力度(如平吹、超吹)……等因素,都會影響音准,尤其與樂隊的合作時更加困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