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阮=
  阮,古代稱秦琵琶、阮咸,現代稱阮。彈撥樂器。
  漢武帝時(前140─前87)已有。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筑、箜篌等樂器創製而成。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品位)、四弦。漢時稱秦琵琶。東晉(317─420)〞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擅彈此樂器。
  傳統四弦阮音域窄,音 不完 。1953年以來,中央廣播民族樂團王仲丙不斷對阮進行改革研製,取得突出成果。現代製作的阮,琴 ,琴頸和音箱框板用紅木、花梨木製,琴頸貼指板。面板、背板用桐木製。琴飾如意或龍 骨雕。有十七至二十四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置四個機械弦軸,弦的另一端繫於緮弦上,面板中間偏上方有兩個圓形或彎月形音孔。品種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個聲部,形成一族系列樂器。大、中、小阮以五度關係定弦。小阮為g、d1、a1、e2;中阮為G、d、a、e1;大阮為C、G、d、a。
    彈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取音,右手用假指甲或執撥片彈弦。右手指法有彈、挑、雙彈、雙挑、勾、抹、扣、划、輪、拂、分、搖、掃、滾等三十多種,左手有泛、
打、帶、滑、推、拉、吟、絞等十餘種指法。
 
=琵琶=
  琵琶,彈撥樂器。秦漢至隋唐時期,琵琶是多種彈撥樂器的總稱。音箱有圓形和梨形之別,頸分曲直兩種,琴身長短、弦數多少、演奏姿勢和手法都有所不同。約公元四世紀,有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柱(今謂相或品)、四弦,用撥子演奏的彈撥樂器由印度通過西域地區傳入北方,因其 部向後彎曲,為區別於當時流傳的直頸圓形的琴琵琶,故名曲項琵琶。又因其經過烏茲傳來,又稱烏茲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後通稱琵琶。
    現代琵琶背板用紫檀、紅木、花梨木製作,腹內置兩條橫音樑和三個音柱,與面板相黏接。覆手用紅木、牛角、象牙或老竹製,內側開出音孔,又稱〞納因〞。琴 雕有壽字、樂字、蝙蝠、如意、鳳尾等祥式,有的嵌翡翠寶石。琴頸稱鳳頸,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屬,背面有鳳枕(又稱鳳凰台)附屬。相用牛角、紅木或象牙製,品竹製,是音位的標誌。
  右手有彈、挑、 彈、滾、雙彈、雙挑、分、勾、
抹、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 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絃。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和
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
=南琶=
  南琶,又稱橫抱琵琶,流行於福建地區。用於南音及高甲戲伴奏。音箱用松木挖空製作,面板用桐木製,當地稱〞簧板〞。四軸,張四弦,由低到高稱母線、三線、二線、子線。四相十品,相用象牙或玳瑁製,品用竹製,因為稱〞音子〞。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琶有獨特的演奏指法、名稱和記譜符號。如搓指、點、點指、去倒、半跳、顫指、直貫、快落指、慢落指等計二十九種。在南音中是主奏樂器,多演奏骨干音,韻味古樸。在高甲戲文場中也是主奏樂器。
  全國通用的琵琶均為豎抱彈奏,唯南琶保留著古代橫抱的姿勢演奏。

=揚琴=
  揚琴,擊弦樂器。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相傳揚琴的前身是流行西亞地區的一種古擊弦樂器,波斯語稱〞桑爾〞(Santur)。後來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和內地。
  傳統揚琴,框架用色木、樺木或榆木製,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膠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張鋼絲弦,高音用裸弦,低音用纏弦。琴竹又稱琴箭、琴鍵,為兩枝有彈性的竹製小棰。
  演奏時,琴置於架上,左右手各持一琴竹分別敲擊在條碼兩側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單音、左、右彈輪、雙音、長輪(密竹)滾奏、 音、頓音、琶音、撥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長演奏輕快、活潑的曲調。

=柳琴=
    柳琴,彈撥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原流行於蘇、魯、皖等省。現流行於全國各地。
    屬唐代以來在民間流傳的梨形音箱彈撥樂器之一種,其外形、構造、奏法均與琵琶相似。最早用柳木製,二或三弦。七或十品位,音域一個半八度。用細竹筒套於食指上彈奏。製作粗糙、發音剛勁響亮。是魯南、蘇北一帶柳琴戲、安徽泗州戲的主奏樂器。
  演奏時,琴斜置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撥彈奏。琴撥賽璐珞、塑料或牛角製,呈三角形、四邊形或長條形片狀。演奏技巧右手有彈、挑、雙彈、雙挑、掃拂、輪奏等,左手有吟弦、打弦、帶弦、推拉弦等。

=三弦 =
       又稱弦子。傳統三弦有大小兩種。小三弦又稱曲弦,因伴奏昆曲而得名。流行於南方,故也稱南弦。屬高音樂器。大三弦又稱大鼓三弦、書弦,因伴奏大鼓書得名。流行於北方。用於北方單弦、大鼓書等說唱和曲劇、呂劇伴奏、器樂合奏。在曲藝伴奏中居主弦地位。

Copyright © 2003-2005 清華大學國樂社http://my.nthu.edu.tw/~mus92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