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國樂一詞的由來=
      「國樂」一詞最早見於遼史、樂志:「遼有國樂,猶先王之風。」而較廣泛用於中國音樂則約在清末民初。另外,在民國初期,「國立音樂院」在重慶附近「青木關」創設國樂系。「國樂」一詞首度出現在公立教育體系。
      「國樂」一詞之廣泛運用,主要是五四以來,大量西方文化洶湧而至,為了易於區分西方音樂,「國樂」一詞就很自然被採用。之後中共政權入主大陸,由於其國號及政治因素之走向,「國樂」一詞遂改為「民樂」,在海外香港稱為「中樂」,新加坡稱其為「華樂」,至於在台灣則仍保留原來的名稱─「國樂」。
=國樂一詞的定義=
1.廣義的「國樂」:
    「國樂」是「中國音樂」一詞的簡稱或縮寫。由於「國樂」一詞的「國」字代表整體音樂文化之意。如國徽、國歌、國旗、國花等等;或是國術、國畫、國學、國醫等等。前者是單一事物作國家某一事物之代表或象徵;後者則是作為國家某一文化之簡稱。因此「國樂」一詞,在廣義來說,是「中國音樂」之簡稱,在另一面來說,也暗合著代表整個中國音樂文化的一個稱號。
 2.狹義的「國樂」:
       這是指在民國廿四年後,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組吸取西方音樂長處後,在樂器、樂理上作了部份改良修正後,以「現代國樂團」所奏出來的音樂。此類音樂在創作上或多或少受西方音樂理論的影響(如採用西方十二平均律制,運用和聲、對位及其他西方音樂理論等等),在樂器上亦作過某些改良,音量較大,音色也較柔和,能演奏西方大小調音階以至無調音樂,而音樂演奏者則皆受過較正規學院式的音樂訓練,演奏者在音準、節奏、視奏方面皆有相當能力。嚴格來說,此一類的「國樂」,或可稱為「現代國樂」,該是一項新興的樂種,是一種根植於傳統,受到西方影響後,自傳統中蛻變出來的一項新的中國音樂文化。
=從傳統到現在=
        我國傳統的民間音樂,依樂器編制及其配置特點可分為下列六種:鑼鼓樂;吹打樂;絲竹樂;鼓吹樂;弦索樂與獨奏樂。它們的共同特性是,相對於現代的國樂團,其樂團組成的樂器數量與種類都較少,且同質性較高。而這六類音樂,固然在曲式結構上各有其特性,但樂器本身的個性似乎較曲式結構更強烈地影響了這些傳統國樂(或民間音樂)的風格。傳統國樂隊的組織主要是根據以下三大類來決定樂隊性質。粗打與細打;粗吹與細吹;弦索。鑼鼓、弦索與吹管樂隊是由同一大類樂器組成的樂隊,而吹打與絲竹樂隊則由兩大類的樂器組成,是有對比色彩的樂隊。
        這些傳統的樂隊都以齊奏為主,因此在配器的特點上是一定有幾個主奏樂器,起主導作用。主奏樂器往往是色彩性表現力都很強的特殊樂器,而主奏者也是演奏技巧最好者。既然以特性強的樂器為中心,在配器時,各種特性強的樂器是嚴禁同時混用的,若用不好會混亂主從地位。在傳統樂隊的配器,通常都不按縱的關係考慮,主要根據旋律進行而以橫的關係來配合。在一些齊奏或合奏曲中,最普遍的的做法是用一件或幾件樂器奏主旋律,其他樂器跟隨演奏,且這些樂器中,以高音樂器居多,中音樂器較少,低音樂器極少。
=國樂在台之發展=
1.拓荒期
        民國三十七年以前,台灣的國樂可說是一片荒原。當時,民間音樂以「南管」和「歌仔戲」較多,此外尚有殯喪用的鼓樂隊,台南孔廟的清代祭孔音樂和儀式也是碩果僅存。以外,就是少數的客家音樂和潮洲音樂了。而現在我們所謂的「國樂」在當時可以說是沒有的。「國樂」第一次在台灣演出,該溯至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時值台灣博覽會。由當時南京中央廣播電台(即今之中國廣播公司的前身)音樂組所組成的中央廣播樂團來台演出。卅八年,中央廣播電台遷台,隨行之國樂人士祇有高子銘、王沛綸、孫培章、黃蘭英四人,另外有陳孝毅、周歧峰、劉克爾、楊秉忠等相繼自廣州來台會師,之後又吸收了李鎮東、奚富生、史順生等諸位先生(台灣的「國樂」運動最初就是由這寥寥十餘位前輩推廣),成立當時唯一的「中華民國樂團」,也就是今天中廣國樂團的前身。
         到民國四十年中華國樂團訪問菲律賓時,除少數團員外,參與此次演出者僅十八人。可見當時人才的缺乏。有鑒於此,便於三十九年間開始舉辦國樂訓練班,由高子銘、孫培章負責,傳授樂器演奏並著重於合奏練習,每週二次,六個月一期,連續舉辦四期,造就了不少人才。後來國樂知名人士,幾莫不與中廣國樂團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另外,梁在平教授三十年來致力推廣箏學,居功厥偉。莊本立教授的考證古樂、仿製古樂器、改良樂器也有極高的成績。而「中華民國國樂學會」亦於此段時期成立,在國樂發展上做了許多推廣工作。同年「空軍大鵬樂隊」成立,較著名的有劉俊鳴、夏炎、裴遵化、沈國權等均先後長期加入中廣國樂團。四十六年「幼獅國樂訓練班」成立,由中廣國樂團的周歧峰負責,亦造就出不少好手,至此,國樂乃得漸漸枝葉繁盛,國樂團體亦相繼設立。繼空軍大鵬國樂隊後、海軍國樂隊、陸戰隊國樂隊、陸軍陸光國樂社等亦次第成立。各公私營機構之國樂組織,加上大專學府、中學以及各小學的國樂社團紛紛成立,為數之多,不下百所。四十六年八月國立藝專成立,設有國樂組、到六十年獨立為國樂科;文化學院的五專音樂舞蹈科亦於五十二年設國樂組,六十四年更於大學部音樂系設立國樂組,此外,許多各級學校的音樂班裡,均有主、副修的國樂課程。訓練出來的人才輩出,水準也不斷提高、發展至此,國樂已開始具有專業化之條件。
2.專業期
        民國六十八年九月台北市立國樂團成立,這是在台灣第一個由政府斥資成立的專業樂團。之後陸續成立的專業樂團有:實驗國樂團、中廣國樂團、高雄市立國樂團以及七十八年間以民間(南北管)為主的台北民族樂團。在專業樂團成立的初期,演奏水準逐漸提高,並有定期音樂會及推廣性質的演出(如校際音樂會、社區音樂會等等)。由於演出頻繁,作品的需求增加,使得更多的作曲家投入他們的心血,作品的水準也日益提高。但是在演奏方面仍有許多技巧如:跳弓、飛弓、吞氣、人工泛音等等,仍在摸索及克服中。在這段時期,由於兩岸尚未開放、當時許多大陸樂曲不能也不敢在公開場合演出,只偶然靠香港國樂家來台演出時帶來一些新的曲目和技巧。這固然對台灣樂界有一定的助益,但仍屏雀中窺豹。直到兩岸開禁,大陸演奏家遂相繼來台獻藝、授課,台灣方面才對大陸民樂的各種技法及狀況有全面的了解。早期大陸民樂的發展確實領先台灣不少,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早期隨國民政府遷台之國樂家人數既少、好手亦不多。而另外最重要的仍是因為大陸民樂專業樂團比台灣成立早了三十多年,多了三十年的專業化的發展,在許多方面已解決了不少問題(包括演奏技巧、創作等等)。因此,早期國樂的發展,大陸確是大幅領先台灣的。
        而近年來,台灣國樂進步飛快,加上台灣樂團的演出頻繁,水準不斷提昇,在合奏的能力上,絕不遜於大陸樂團、甚而在某些方面,如視奏、合作默契等甚而超越大陸。而目前所欠缺的是獨奏家的出現。在此方面,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培養。在此方面來說,令人振奮的是八十八年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成立七年一貫制中國音樂學系,長期培養演奏人才,此一學院之成立,使國樂之發展、遠景更為可觀。
=國樂發展的危機=
        在傳統的各種中國民族音樂來說,國樂的發展成果最令人矚目。然而,在面對更強勢的西洋音樂為主的當今,國樂的發展仍得面對許多考驗和阻力。
       首先是有一部份西洋音樂界對國樂的輕視。這是由於他們對國樂的認知停留在數十年前的印象,而且不知道國樂目前的狀況。這點並不是一個大問題、祇要有機會讓他們接觸,則其觀念自然會改變,這是屬於推廣的範疇。
        另外有一部份人士以主觀的態度徹底否定國樂的成就。其實此一情形,每一時代亦皆如此,總有不少保守者反對新的藝術,他們崇古非今,強烈批判或是徹底反對此一新興的樂種。然而,時代一直在變化,所以唐有唐詩、乃自元有元曲,每一時代自有新的藝術輝映。因此,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不是國樂發展的最大阻力,而最重要的反而是國樂界的自我反省、檢討。祇要是有價值的,自然會在歷史的檢驗之下沈澱,至於不好的,自然會被淘汰。
最大危機主要仍是在創作。這是由於目前傳授作曲的師資、皆學自西方。       其理論固然慎密,然而,必須改變的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神、美學、想學、音樂語法乃至樂器技法等,皆與西方有所不同。縱使沒有經驗的作曲者可以避開某些陷阱、但由於手法西化而卻又缺乏中國精神及特色,往往奏出來的音樂,有如一個三四流蹩腳的西洋交響樂團。這更使許多想嚐試為中國樂創作的作曲家裹足不前。故短短數十年來,國樂的作品固是數以千計,但真正好的作品卻不超過百首。而另外更令人憂心的是年青的作曲者,有一種「不寫現代作品就落伍的風氣」。採用西方手法及嚐試現代手法,但仍得是有條件或經過深思後而慎重為之。太過西化而失去中國音樂精神,則與西洋樂器創造何異。
         樂器固然是一種工具,但此一工具仍得有個相當附帶條件方式。許多事情已是不成文的慣律。但是國樂曲的創作仍有許多人在此矛盾中無法躍出。音樂固是國際語言,但更深信音樂必然有其國籍。
國樂器中,打擊樂器歷史最悠久,且估有重要的地位。在傳統上,分為鼓、鑼、鈸、板和鐘五類,若依製造材料來分,又可分為金屬、竹木和革等三種。它們的演奏技能和表現力極為豐富,音響具有特色,不僅使樂曲的節奏鮮明強烈,且具有極深刻的感染力,其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民間音樂中十番鑼鼓、潮州鑼鼓、蘇南吹打、河北吹歌和遼寧鼓吹等,俱是以打擊樂器見長。在現代國樂團中因種類很少使用,以下分別簡介常用四大類打擊樂器。
★鼓類樂器
歷史記載中,打擊樂器以鼓的出現最早,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鼓類樂器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演奏方法也不盡相同,有豊富的表現力,除用以合奏外,某些樂種中還作為獨奏樂器使用。


大鼓也叫大堂鼓,為較大型的鼓,一般鼓面直徑在一尺半以上。由木製的圓桶上下端蒙以兩塊面積相等的皮而成。一般擺在四腳的木架上演奏,奏時用兩根木槌敲擊面而發音,音色低沉而厚實。

 

定音缸鼓,為可定音大鼓,根據缸鼓(花盆鼓)改良而成。樂隊中經常以兩個或三個為一組,兩個一組的多定為主音及屬音,三個一組的則增加下屬音、上屬音或下中音等其他音。






小鼓,又名小堂鼓、戰鼓、高音鼓等,形制與大鼓相似,鼓面直徑約六、七寸,發音堅實而有彈性。


 
 
 

板鼓,又稱單皮鼓,在西元六、七世紀的唐代清樂中己使用,是革與木製成,圓形,鼓圈為極厚實的木料,上面蒙以厚豬皮發音的鼓,直徑只有五、六公分,以兩根藤或竹製的鼓鍵敲擊鼓心,演奏時將鼓身懸於架上,發音堅實清脆。板鼓常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之中,也可以獨奏,在合奏及伴奏時常居於指揮的地位。
 
 
 
 


排鼓是將數個(一般為四個或更多)大小不同的定音鼓組合起來,一起進行演奏。例如四鼓一組,其音高通常是D,d,g,a.



  
★鑼類樂器
鑼是我國使用得最廣泛的打擊樂器之一,最初流行於中亞與東南亞一帶,於西元六世紀前期傳入我國,當時是叫「沙鑼」。
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經過長期的流傳和改進,使鑼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樂器。鑼的種類很多,有的鑼具固定音高,有的鑼擊後音升高,有的鑼擊後音降低。鑼是體振樂器,結構簡單,鑼身呈圓形弧面,通常四周有邊框,用槌敲擊中央部份振動發聲。

大鑼,以銅製成,形圓面面平,中間有一圓臍,一般尺寸以外圍直徑四0至四二公分為度。
中鑼,比大鑼面積為小,其外圍直徑普通為二六至二八公分,內深二公分,平面又像京鑼那樣凸拱起來。


 
京大鑼是京戲中所使用的大鑼,又分蘇鑼與奉鑼。蘇鑼又稱光鑼、低音鑼,因發蘇音(深厚而悠長的低音),故稱之。
奉鑼又稱高音京鑼,因始造於舊奉天省而名,東北一帶稱大鑼。

 
 
 


京小鑼又名湯鑼,其外圍直徑約為廿二公分,深二公分,中心洪出的打擊面較小約七公分。京小鑼音色清脆而帶有詼諧的色彩。


 



雲鑼為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民間叫九音鑼,通用的雲鑼有十小鑼,因上面的「高工鑼」不常用,故名「九音鑼」。懸於木框之間,或將木框置於在桌上,右手用小槌敲之,(大型雲鑼,則用大架立於台上)其音位排列各不相同。






★鈸類樂器

 

大鈸又叫大鎈,邊緣微微向後翻起,直徑在二十四公分以上,演奏時足以驚心動魄,獨奏時卻有凋零虛空之感。
民間鑼鼓隊中使用的大鈸則在五十公分左右,重達三公斤以上。


 
 
 
 

中鈸又叫鐃鈸、中鎈。發音響亮銳利,外圍直徑普通為二十四公分。


 
 
 

 
 
 
小鈸又叫小鎈,直徑約四寸,發音清脆爽朗,與小鑼配合使用,可表現喜悅輕巧的情緒。


 ★板類樂器
板類樂器使用在樂隊中有響板、梆子、木魚……等
響板又叫拍板,因常以檀木製造,又叫檀板,在六世紀的唐代已出現,其數目有六塊或九塊,由於使用目的不同,板的數量也不一致,現在通常使用三塊板所組成的。
因適用範圍之不同,又可分為鼓板、書板、及墜板三種,鼓板用於民樂合奏及戲劇伴奏,為主要的節奏樂器,經常與板鼓配合使用,書板及墜板則為曲藝說唱伴奏
 

木魚,最早只用於伴奏佛教歌曲,後遂漸用於民間樂曲或戲曲中,其大 小不同,音高亦異。木魚為使用桑木或樁木製成。木魚是打節拍的樂器,較大的木魚發音低,與響板一使用時,可用小木魚打輕拍,響板打重拍。

胡琴   

胡琴原是我國兄弟民族的彈弦樂器,後來傳入中原,經過改良與創新,成為獨具中國色彩的樂器並在民間廣為流傳。胡琴雖比其它民族樂器發展得晚,但它的音色大眾化,種類多樣化,使用方便化,使大多數喜愛。
近千年來,胡琴廣泛流傳在我國民間。由於製作的材料和形制的不同,從胡琴的母型中又衍生出京胡、南胡、板胡和四胡等。各種胡琴的外形和構造大致相同,都有一個直立修長的琴桿,琴桿上端裝有弦軸,下端有一個琴筒,琴身直立,上有千斤,繞在琴弦和琴桿上,用綁有馬尾的琴弓拉奏。琴弓有弓桿和弓毛兩部分。琴筒是發音的共鳴箱,有筒形的像高胡、南胡、中胡等;扁形的像板胡。琴筒前端有震動膜,震動膜有蛇皮製成的,像南胡。也有面板製成的像板胡。琴筒背面有出音孔也就是音窗。琴馬壓在皮膜或面板上可使發音響亮。胡琴大都是兩根弦,琴弓夾在弦與弦之間。摩擦琴弦產生震動,通過琴馬傳到琴筒產生共鳴而發出聲音。  
常見的胡琴有南胡、高胡、中胡和板胡。

南胡
南胡因盛行在長江流域以南,所以叫南胡,又稱二胡,是現代的名稱。它適於獨奏、伴奏、合奏,是國樂器裏最困難,但表現力最強的樂器。它的音色優美,富於民族風味及地方色彩,常用在戲曲及說唱音樂的伴奏,像 京劇、越劇、淮劇、崑曲、黃梅戲等。二胡的琴桿、琴筒、琴軫、琴碼均為木製,常見的琴筒形制有圓(橢)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一端蒙以蛇皮,其上置竹碼,另一端或置有雕花音窗。
二胡在弦樂組中屬於次高音部,在各音區都有不同特性的音色表現。中低音區發音飽滿有力,中高音區柔和委婉,高音區清晰明亮,最高音區的音色控制則相當困難。二胡內弦富有豐滿、渾厚、柔和而優雅的音色﹔外弦則較明亮、剛健。二胡特別擅長演奏柔和細膩的抒情作品,尤其演奏哀怨沈寂、如泣如訴的作品,能刻劃入微。
近代更經過劉天華先生的改革,在弓法及指法的運用上借鑒了西洋拉弦樂器的演奏技巧,大幅提昇了二胡的藝術表現性,使二胡逐漸成為獨奏樂器而登上舞台,更被國際間譽為「中國的小提琴」,近年改良成功的有八方筒、方圓筒、低調粗弦、雙千斤二胡等。二胡為主要旋律樂器,也是傳統樂器中普遍受人們喜愛的獨奏樂器。二胡同時廣泛用於聲樂伴奏和器樂合奏。然而二胡的表現領域卻遠不止此,如表現瀟灑悠揚的情緒、含蓄靜肅的歌聲、活潑歡快的氣氛、粗獷氣勢磅礡的場面、雄壯挺拔的氣質以及演奏各種富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旋律等均可勝任。

 

中胡

中胡」是「中音二胡」的簡稱,它是因應現代國樂團編制而創製的樂器,為充實中音聲部,仿照二胡創制的。約於四十年代從二胡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對於弦樂中音聲部的改善,佔有重要的角色。它比二胡低四度到五度,型制與南胡相同,只是各部位較大些。中胡音色渾厚低沈,多用於樂團的中音部份或伴奏,幾乎沒有獨奏的份。


 
 
板胡
板胡,是因它的琴筒面板以薄的桐板製成而得名。胡琴家族的異類,大約在明末清初隨梆子腔的興起而流行,流行的地區很廣,其中以陜西、甘肅、山西等省最為普遍。在國樂團中通常定音比二胡高一個八度、純四度或純五度。
它和其他的胡琴有很大的不同,琴筒用椰子瓢,質地堅硬,利於共鳴,正面面版則不蒙蟒皮而以以薄梧桐板代替,分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低音板胡,板胡的發音高亢音色響亮、音尖而高、色彩性強、高亢、適於表現熱烈的情緒和奔的曲調,且其音量奇大,指距很小,拉的時候手指全都擠在一起,到了高音部份,指距更小,音高便不容易準,具有濃厚地域特色。除適合於獨奏和樂器合奏外,並為多種地方戲種如河北梆子、平劇、晉劇、秦腔等的重要伴奏樂器。


高胡
高胡也就是高音二胡,所以簡稱為高胡。原流行於廣東地區,為廣東音樂中所使用的"粵胡",在廣東也稱「二胡」,是為了為粵劇伴奏由二胡改造而成的高音胡琴,是廣東音樂的主要樂器,琴筒比南胡稍小些、呈圓形,琴筒後方不加音窗,因為定弦比南胡高一個完全五度,音域較高,故名為「高胡」。傳統的高胡在琴馬底下沒有墊布﹐也沒有琴托﹐演奏時大多用兩腿夾著琴筒的大部,由兩腿夾的鬆緊度和左腿蓋住琴窗的百分比來控制琴的音色,通常琴和腿之間必須墊布,這布的質料和厚度也和音色有很大的關係,現代的高胡經過改良之後,已經有了琴托,音色清澈、明亮,高亢清亮且穿透力強,富於表現力是國樂團中的高音拉弦樂器,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地方歌舞與戲曲伴奏,在各地民族樂隊中亦普遍使用,在國樂團中則是重要的高音拉弦樂器。

 
 
 
 
革胡
 革胡是為了國樂團裏沒有低音樂器而模仿大提琴造出來的樂器﹐可以說是大提琴的中國板﹐指板﹐琴橋﹐弓子﹐定弦等等﹐都和大提琴一模一樣﹐革胡曾經是國樂團裏唯一的低音樂器﹐但是現在已經漸漸被淘汰﹐大部分的樂團都已經放棄革胡而直接用大提琴作為樂團的低音樂器﹐原因是革胡畢竟不如大提琴﹐革胡的琴橋在共鳴箱的側面而不是正面﹐很明顯的共鳴效果不會很好﹐而且革胡的琴皮是由蟒蛇皮蒙成﹐琴皮的面積又太大﹐要找到這樣的千年大蟒蛇實在不是很容易﹐也許再過幾年革胡便要絕種了。
 
 
 
倍革胡
低音革胡與革胡相似,但型態更加巨大,演奏方法與低音提琴相似,豊富了弦樂低音部的力量。
 

 
 
京胡
京胡是在乾隆末年﹐隨著京戲的形成﹐為了京戲的伴奏﹐從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京胡的音量非常大﹐一般的京劇伴奏樂團大概會有兩把京胡﹐京胡可以說是京劇伴奏音樂的靈魂;京胡的琴筒由竹筒製成﹐琴皮不是蟒蛇皮﹐而是由青蛇皮製成﹐青蛇皮比蟒蛇皮薄﹐聲音清脆響亮﹐既尖又高﹐不過京胡只限於京劇伴奏﹐除了京劇伴奏以外﹐並沒有什麼獨奏曲﹐也因為京胡音色奇特﹐並不適用於現代國樂團。京胡音色明亮,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胡亦是胡琴類中最小,聲音最高最尖銳者。傳統演奏法多用斷弓不用連弓,即一字一弓,
長音則用疊弓方式反複演奏同音。但極講究強弱音與弓法(長弓強、短弓弱)、弓向(推弓強
、拉弓弱)。傳統奏法不換把,只張指。
台灣地方傳統音樂─北管中之『西皮』派及客家八音,即以京胡為主要樂器。以京胡領奏的京劇,在台灣眾多地方戲曲中更是一枝獨秀。因此京胡在理論上,應極具推廣價值。加以體積小(指距小)、少用連弓、曲目眾多通俗...等眾多優點,在國小中推廣似比南胡更具潛力。

 
 
 
 
馬頭琴

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拉弦樂器,外蒙稱「莫林胡爾」,而在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哲里木、昭鳥達盟則稱為「潮爾」,因為琴杆上端雕有馬頭而得漢語名。相傳在成吉思汗時﹝公元1155-1227年﹞已在蒙古族中流傳,至今約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北宋的歐陽修曾有過「奚琴本出奚人樂」的詩句,其中「奚琴」,指的就是當年「東胡庫真奚部落」的馬頭琴。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亦有提及蒙古的馬頭琴。現代樂團中使用的馬頭琴,已經過了現代的改良,除了保留了原來的柔和深厚的音色,且擴大了音箱又增強了音量,同時增加了音色的亮度,使其的演奏更富於色彩。 
馬頭琴琴桿細長,以紫檀或榆木製成,全長約 124公分。音箱呈梯形,以松木製成,兩面蒙馬皮、羊皮﹝亦有前面蒙馬皮後面裝木板的﹞。琴桿上端雕馬頭,兩軸張兩根馬尾製做的琴弦,以馬尾弓拉奏。採四度或五度定弦,另亦有反四度定弦﹝即外弦音低,而內弦音高﹞,音域約三個八度。
馬頭琴按弦法頗為獨特,食指和中指伸入弦下,用指甲頂弦,無名指用指間靠近小指一側按弦,小指用指尖頂弦。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夾於兩腿之間,琴頭向左上方傾斜,左手按弦,右手持弓,弓在弦外運行。
馬頭琴音量大,音色沈厚,富有人聲美。可用於表現高昂、寬廣、悠揚的各種旋律,亦可演奏技巧性高的華彩樂段。特別是在草原上獨奏時,絲弦與特有的共鳴箱發出的悅耳聲音,會使人產生懷念,思情,思鄉,最終感懷落淚的心靈震憾,有人形容:「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在合奏中馬頭琴亦可作為中音或低音樂器,易與其他樂器融合。
笛子 :
笛又名橫吹、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輸入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傳統的笛子,竹製,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吹奏時,由竹管內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而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圓潤,獨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現力豐富,故深受人們喜愛。笛子種類主要分兩種,因為這兩種笛子分別為昆曲和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習慣上稱為「曲笛」和「梆笛」。
「梆笛」 : 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有一用軟質木材製成的塞子,稱作笛塞。而膜孔為在左端第二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是由蘆葦膜製成,經過氣流振動後,便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而音孔即為按孔,有六個,分鄂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基音孔位於笛子右端的兩個側孔,可用來調音,決定笛子最低音範圍的作用。而助音孔則於笛身最右端的兩個孔,其主要用途為將音量擴散,使其穿透力更強,音量更大,而其還有基音孔的調音功能。而另有一部為稱為海底,即由吹孔至笛塞之間,主要功能是阻步氣流向上,使向下流動,集中發音。梆笛的音色高亢,遼闊而明亮,相傳中國至元代因戲曲之盛行,而以梆笛為伴奏樂器的屬北方梆子戲曲,故稱「梆笛」。
「曲笛」 : 現因其音域而稱「中笛」,在古代又稱為「市笛」或「扎線笛」,因盛產於蘇州之故,又有「蘇笛」之稱。此種笛子較梆笛長且粗,廣泛流行在南方地區,長音寬廣、柔和。最適宜合奏、獨奏。在江南的絲竹樂和崑曲等伴奏當中,曲笛是最主要的樂器之一。曲笛之構造、吹奏姿勢及技巧與梆笛完全相同,外觀像放大後的梆笛。
「新笛」 : 新笛於民國二十五年,由丁燮林先生所創制,由中央研究院制訂為國樂新器。此笛共有十一個按孔,它是採用明朝朱載育的十二平均律,一律一孔,共十一律,另一律為筒音(全按)。全按為D,有三組音域,能發出三十四個音,左手時只需按住兩個孔,其餘一孔一指,可轉十二個調,又稱十一孔新笛,或律笛。新笛之音色柔美、恬靜、清幽、雅潔,毫無火氣,適於與彈撥樂揚琴同時演奏。
  
:

約四五○○年前,有各叫伶倫的樂官發明了「律管」,將竹管一端以節封閉,由另一端直吹而發聲,這是簫的前身。到了周朝有人在管閉上開孔而發出不同聲音,於是有了三孔的「籥」和四孔的「簫」,到了漢朝時,京房在加一後孔,成為五孔,唐朝時傳到日本,叫做尺八。到了魏朝又多開一孔,以後就沒再做多大變化。簫為直吹管樂器,吹口成V字型,吹奏法與笛類似,音孔有六,前五後一,音色低沉,音域有兩個半八度,常用的簫最低音為d1。

:

古時大笙稱為「竽」,小笙稱為「和」。西元前十五世紀殷代甲骨文上已有關於「和」的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的詩集詩經中也常提到這種樂器。傳統笙一般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經過改良後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簧等多種。笙常用作伴奏樂器,由於它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亦可用於獨奏。笙是以簧片震動發音,吹吸皆可演奏,且同時可吹出兩音以上,故可吹奏和聲。
  
嗩吶 :
嗩吶元是波斯、阿拉伯的樂器。嗩吶兩字為波斯語SURNA的音譯。我國自明代始有關於嗩吶的記載。至今在民間婚喪喜慶以及民俗節日中,它是主奏樂器。流傳各地嗩吶有大的、有小的、有粗曠的、有柔和的、種類甚多,表現>力很強。所有管樂器的技巧幾乎都可演奏,它還可以模仿唱腔,以管體,哨子、喇叭口拆開吹奏,各自模彷不同角色,如老生、花旦等。

管:
管在古代叫做篳篥,起源于中東,早先流傳於我國新疆庫車一帶,南北朝時傳入中土,管身為木或竹制,上開九孔(前七后二),管口插一蘆葦制的哨子。在隋代的宮廷和唐、宋教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宋代已經用於獨奏,由于它曾在樂隊中作為領奏樂器,故又有"頭管"之稱。管的音量較大,音色高亢嘹亮、渾厚、堅實,適宜室外演奏,多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和地方戲劇伴奏,華樂團中也常見它的蹤跡。它由管哨、侵子和管身三部分。管身呈圓柱形,上面開有音孔,上端安有侵子和管哨。根據管身粗細和長短,可分為大管、中管、小管和雙管。管也是一種雙簧樂器,與嗩吶很相近,但有一點不同,嗩吶是靠氣的調節,超吹的變化是八度音程,而管的超吹卻是五度,若想奏出完整的七首,要靠氣運的掌握。

燻:
相傳為伏羲氏所作。以陶土朔捏經過高溫燒製成。它的形狀很多,常見的多呈桃形,大小不一,大如鵝卵者叫雅燻,小如雞蛋的叫頌燻。吹孔位於頂端,音孔有五個或六個,前面有三孔或四孔,背面有兩孔。音域狹窄,僅能吹一個八度之內的音。音量微弱,音色晦暗陰沉,製作也不容易,現僅用於孔廟祭祀典禮之中。

巴烏 :
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民間,都有以物代言,以歌傳情的傳統,因此某些物件及音樂,差不多成了一些民族的第二語言,其中用民族樂器演奏的音樂旋律,就是一種最常見的表達方式,而在所有使用的樂器中唯有巴烏,無論在音色上,還是在感情的表達上,都能表露出它獨具一格的豐采,因此有人稱巴烏為「會說話的樂器」。
  巴烏是一種幾個民族共有的樂器,尤其在雲南的彝、哈尼、傣族、佤、布朗等民族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由於民族的不同,各民族對巴烏的稱呼也有不同的稱謂,如烏勒、苗笛、各比、畢姑,一般稱為「巴烏」或「把烏」。
  巴烏是一種氣鳴樂器簧振類,其發生的方式是氣流首先激發起簧舌振動,簧舌再促使管內空氣柱受迫振動。民間流傳的巴烏是在一根竹管上開八個音孔(前七後一),在吹口處裝一銅質簧片,能吹奏九個音;其音色優雅、柔和動聽,具有濃厚的音響特色,深受廣大聽眾喜愛。但由於其音域狹窄,表現上受到限制;多年來,許多人都曾對它進行過改革,一九七六年,根據簧管樂器的發音原理,對簧片和發音主體管進行研究,經過多次改革試驗,結果做到了既保持了巴烏原有的音色,又擴大其音域和音量的目的。改革後的巴烏由原始八個音孔發九個音擴大到十二個音孔發十五個音,即兩個完整的八度。特別在高音部份作了改進,同時也吸收了西洋管弦樂器的某些優點,在管壁上增加了四個閉管鍵子,在簧片吹口處亦加上了嘴托,起到保護簧片和發音靈敏的作用。在演奏方面保持了傳統的演奏方法和技巧,音域的擴展有也豐富了樂器的表現力。改革後的巴烏,除了保持竹製外,亦有使用塑料製或紅木製的。而巴烏的規格亦有高、中、低音三種,一般是粗管巴烏及細管巴烏;有的豎管巴烏的管尾加上了呈喇叭狀的牛角。
  傳統的巴烏其音域如下:G c d e f g a c d
改革後的巴烏音域如下:F G A B c d e f g a b c1 d1 e1 f1

:
塤是中國古代的吹管樂器,歷史久遠,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塤的存在,也寫成「壎」。遠古時期,多以骨、石、陶土為材料製成,亦有以象牙或塑膠為材料者,目前以陶土為最常見,所以在「八音」分類法中,塤屬「土」類樂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了一吹孔的陶塤,距今約七千餘年,是目前挖掘出土中最早的塤。
  常見的塤呈橄欖形、圓形、橢圓形、魚形和平底卵形等多種形制,除開有一吹孔外,另在塤體上開有一至數個按音孔,音域也隨之改變。在古代,主要用於宮廷雅樂,民間亦有流傳,目前在祭孔音樂和部份民俗音樂中仍被使用,而現代國樂團中也偶而見之。在吹奏時,因吹奏的角度、氣息大小及吹奏力度(如平吹、超吹)……等因素,都會影響音准,尤其與樂隊的合作時更加困難。
=阮=
  阮,古代稱秦琵琶、阮咸,現代稱阮。彈撥樂器。
  漢武帝時(前140─前87)已有。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筑、箜篌等樂器創製而成。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品位)、四弦。漢時稱秦琵琶。東晉(317─420)〞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擅彈此樂器。
  傳統四弦阮音域窄,音 不完 。1953年以來,中央廣播民族樂團王仲丙不斷對阮進行改革研製,取得突出成果。現代製作的阮,琴 ,琴頸和音箱框板用紅木、花梨木製,琴頸貼指板。面板、背板用桐木製。琴飾如意或龍 骨雕。有十七至二十四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置四個機械弦軸,弦的另一端繫於緮弦上,面板中間偏上方有兩個圓形或彎月形音孔。品種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個聲部,形成一族系列樂器。大、中、小阮以五度關係定弦。小阮為g、d1、a1、e2;中阮為G、d、a、e1;大阮為C、G、d、a。
    彈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取音,右手用假指甲或執撥片彈弦。右手指法有彈、挑、雙彈、雙挑、勾、抹、扣、划、輪、拂、分、搖、掃、滾等三十多種,左手有泛、
打、帶、滑、推、拉、吟、絞等十餘種指法。
 
=琵琶=
  琵琶,彈撥樂器。秦漢至隋唐時期,琵琶是多種彈撥樂器的總稱。音箱有圓形和梨形之別,頸分曲直兩種,琴身長短、弦數多少、演奏姿勢和手法都有所不同。約公元四世紀,有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柱(今謂相或品)、四弦,用撥子演奏的彈撥樂器由印度通過西域地區傳入北方,因其 部向後彎曲,為區別於當時流傳的直頸圓形的琴琵琶,故名曲項琵琶。又因其經過烏茲傳來,又稱烏茲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後通稱琵琶。
    現代琵琶背板用紫檀、紅木、花梨木製作,腹內置兩條橫音樑和三個音柱,與面板相黏接。覆手用紅木、牛角、象牙或老竹製,內側開出音孔,又稱〞納因〞。琴 雕有壽字、樂字、蝙蝠、如意、鳳尾等祥式,有的嵌翡翠寶石。琴頸稱鳳頸,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屬,背面有鳳枕(又稱鳳凰台)附屬。相用牛角、紅木或象牙製,品竹製,是音位的標誌。
  右手有彈、挑、 彈、滾、雙彈、雙挑、分、勾、
抹、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 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絃。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和
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
=南琶=
  南琶,又稱橫抱琵琶,流行於福建地區。用於南音及高甲戲伴奏。音箱用松木挖空製作,面板用桐木製,當地稱〞簧板〞。四軸,張四弦,由低到高稱母線、三線、二線、子線。四相十品,相用象牙或玳瑁製,品用竹製,因為稱〞音子〞。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琶有獨特的演奏指法、名稱和記譜符號。如搓指、點、點指、去倒、半跳、顫指、直貫、快落指、慢落指等計二十九種。在南音中是主奏樂器,多演奏骨干音,韻味古樸。在高甲戲文場中也是主奏樂器。
  全國通用的琵琶均為豎抱彈奏,唯南琶保留著古代橫抱的姿勢演奏。

=揚琴=
  揚琴,擊弦樂器。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相傳揚琴的前身是流行西亞地區的一種古擊弦樂器,波斯語稱〞桑爾〞(Santur)。後來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和內地。
  傳統揚琴,框架用色木、樺木或榆木製,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膠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張鋼絲弦,高音用裸弦,低音用纏弦。琴竹又稱琴箭、琴鍵,為兩枝有彈性的竹製小棰。
  演奏時,琴置於架上,左右手各持一琴竹分別敲擊在條碼兩側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單音、左、右彈輪、雙音、長輪(密竹)滾奏、 音、頓音、琶音、撥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長演奏輕快、活潑的曲調。

=柳琴=
    柳琴,彈撥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原流行於蘇、魯、皖等省。現流行於全國各地。
    屬唐代以來在民間流傳的梨形音箱彈撥樂器之一種,其外形、構造、奏法均與琵琶相似。最早用柳木製,二或三弦。七或十品位,音域一個半八度。用細竹筒套於食指上彈奏。製作粗糙、發音剛勁響亮。是魯南、蘇北一帶柳琴戲、安徽泗州戲的主奏樂器。
  演奏時,琴斜置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撥彈奏。琴撥賽璐珞、塑料或牛角製,呈三角形、四邊形或長條形片狀。演奏技巧右手有彈、挑、雙彈、雙挑、掃拂、輪奏等,左手有吟弦、打弦、帶弦、推拉弦等。

=三弦 =
       又稱弦子。傳統三弦有大小兩種。小三弦又稱曲弦,因伴奏昆曲而得名。流行於南方,故也稱南弦。屬高音樂器。大三弦又稱大鼓三弦、書弦,因伴奏大鼓書得名。流行於北方。用於北方單弦、大鼓書等說唱和曲劇、呂劇伴奏、器樂合奏。在曲藝伴奏中居主弦地位。

Copyright © 2003-2005 清華大學國樂社http://my.nthu.edu.tw/~mus9201